咨询热线

010-64414097

2025第十届上海空气展

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六项环境空气污染物

   2025-05-08 16430
一氧化碳(CO)
污染物性质: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,主要来源于不完全燃烧过程,如汽车尾气、工业炉窑燃烧等。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,降低血液输氧能力,导致人体缺氧,严重时会致人死亡。
污染物来源:含碳的燃料不完全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,如炼焦、炼钢、炼铁、炼油、汽车尾气等。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、工矿企业、家庭炉灶、采暖锅炉、燃放烟花爆竹、木炭燃烧等。
污染物指标: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规定,国家一级、二级标准中CO的24小时平均值均为小于等于4毫克/立方米,年评价采用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。
污染物治理:减少柴汽油车使用,控制散煤和生物质燃烧(一般工业燃煤、燃煤电厂都能充分燃烧,很少CO排放)。
臭氧(O3)
污染物性质:常温常压下O3无色,有特殊气味,近地面的O3是一种有害气体,如果浓度过高,易引起人体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,出现咳嗽、头疼等症状,还会对皮肤、眼睛、鼻黏膜产生刺激。
污染物来源:臭氧分两种,一种分布在高空,可以阻止太阳紫外线辐射,是地球的保护伞;一种分布在低空,会对人体产生危害。臭氧污染指地表臭氧,为二次污染物,前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。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,在紫外光照射的条件下,发生光化学反应,生成地表臭氧。这也是夏天更容易臭氧超标的原因。
污染物指标: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规定,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小于等于100微克/立方米,达到国家一级标准,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小于等于160微克/立方米,达到国家二级标准,年评价采用O3日最大 8 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。
污染物治理:减少来源,控制前体物排放。臭氧是典型的二次污染物,控制其前体物排放是治理的关键。臭氧的前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,而这两种污染物同样也是二次细颗粒物的前体物。
可吸入颗粒物(PM10)
污染物性质:PM10是飘浮于空气中粒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。包括固体、液体微粒或固体吸附液体、气体形成的颗粒物,如煤烟、烟气、灰尘微粒及二次颗粒物如硫酸盐、硝酸盐微粒、光化学烟雾等。易被人体吸入并可进入呼吸道。
污染物来源:主要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,一次源包括工地扬尘、工业排放等,二次源包括前面所述的SO2、NO2等气态污染物,可转化形成硫酸、硫酸盐、硝酸、硝酸盐等颗粒,经过不断吸湿增长形成PM10。
污染物指标: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规定,国家一级标准是PM10年均值低于40微克/立方米,国家二级标准是年均值低于70微克/立方米。
污染物治理:严格落实建设工地扬尘治理“六个百分百”要求,加强道路清扫保洁,利用硬化、绿化、覆盖等方式治理城市裸露土地。减少石化燃料使用,推广使用新能源车,加强工业企业排放管理等。
细颗粒物(PM2.5)
污染物性质:PM2.5是飘浮于空气中粒径等于或小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它是PM10的组成部分。PM2.5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/20,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,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,引发包括哮喘、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,还可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,其中的有害气体、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,对人体健康伤害更大。
污染物来源:PM2.5来源十分复杂,既有燃煤、燃油机动车尾气、道路扬尘、建筑施工扬尘、工业粉尘、餐饮油烟、垃圾焚烧、秸秆焚烧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,也有空气中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,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二次细颗粒。
污染物指标: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3095-2012)规定,国家一级标准是PM2.5年均值低于15微克/立方米,国家二级标准是年均值低于35微克/立方米。
污染物治理:PM2.5防治要从源头入手,采取综合治理策略,严格控制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粉尘污染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改变能源消耗结构,大力开发核电、水电、沼气、太阳能等清洁能源。提高汽车排放标准,控制汽车尾气排放,尤其是以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。积极发展公交导向型城市交通,推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。
 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
 
xk-星空体育 同类新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
 
Baidu
map